政治 首页 / 政治 /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笔记:社会发展的动力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笔记:社会发展的动力
时间: 2018年08月03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3318 次
导读: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笔记: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它们汇成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归根到底,也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观点。历史多元论认为,历史“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人们的思想、知识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否认物质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1)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判断一切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2)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3)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一切制度进步、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所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允许生产力以过去没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率。

  生产力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检验真理的客观实践标准的运用和深化,也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进步的锐利武器;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和尊重实践的重要的唯物史观根据;它是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锐利武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后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和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1)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质的飞跃。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造成了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在阶级社会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多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在于: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政治革命,它的实质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基本标志。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其一,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其二,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其三,它教育、锻炼先进阶级的广大群众,使他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它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是“历史的火车头”。

  2.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改革是在维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的变革;一般来说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局部的量变。应当把剥削阶级进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区分开来。前者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制度,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后者则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②社会改革的作用是: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可以缓和、调节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它解放和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其一,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其二,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我国当前的改革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认识功能。古代科学对无神论起了促进作用。近代科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缺口。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

  (2)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功能,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手段、条件、过程和效果等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改造作用,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3)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变革,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造成产业、企业之间关系的改变,为消除三大差别创造条件。

  (4)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5)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教、艺术和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繁荣。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起生产力革命,生产劳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科学革命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它创造社会革命的思想条件和物质前提,往往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导。

  (3)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包括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军事斗争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反对宗教神学,促进观念形态的革新;它引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科学技术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要重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但要反对片面夸大其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主宰、改变人类的一切;清除一切社会弊端,否认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作用的“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悲观论”。 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它掌握在不同的人和阶级、势力的手里,作用是不同的。要把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科学技术本身区别开来。

  (六)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涉及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利益,具有全球性和世界性影响,因此被称为“全球问题”。

  要明确认识到:

  ①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

  ②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科学和价值的矛盾,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与发展,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

  ③全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制度、观念、社会组织管理、整体社会领域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失去控制,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造成的。

  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伴随着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不应牺牲后代人的需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是:

  ①它表明和证实,社会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将出现灾难性后果。

  ②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人类无疑应该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但同时要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

上一篇:成人高考专升本模拟试题:政治单选题答案(13)
下一篇:无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0条评论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在线学习

揭秘成考考试技巧

成考考试技巧

7课时 132分钟0人学习

学位英语

学位英语考试辅导视频

18课时 709分钟0人学习

高起点英语

高起点英语

32课时 1500分钟0人学习

专升本英语

专升本英语

30课时 1142分钟0人学习

高起点语文

高升专/本:语文;适合报考高升专,高升本的考生

21课时 705分钟0人学习

成考教材

新版全国成人高考应试专用教材 / 专科起点升本科 /英语

市场购买价:¥38.00

会员价:¥38.00

新版全国成人高考应试专用教材 / 专科起点升本科 / 政治

市场购买价:¥35.00

会员价:¥35.00

新版全国成人高考应试专用教材 / 专科起点升本科 / 高数(二)

市场购买价:¥35.00

会员价:¥35.00

新版成人高考(高起点)英语教材

市场购买价:¥38.00

会员价:¥38.00

(专升本)语/英/政/真题/小手册全套共5本

市场购买价:¥135.00

会员价:¥135.00

专用版(高升专/本) 语/数/英/教材共三本

市场购买价:¥100.00

会员价:¥100.00

(高升本) 语/数/英/理化综合共四本

市场购买价:¥142.00

会员价:¥142.00

(高升本) 语/数/英/史地综合共四本

市场购买价:¥142.00

会员价:¥142.00

技术支持:广东成教网技术支持部 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刘红丽律师 广州成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67号B栋3楼 (7号梯或3号梯)

© 广东省成人高考网-广州成考网-广东成考网-广东成教服务网 v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10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