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代表作
庄周(前369—前289),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当过蒙地漆园吏。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主要活动是从事著述。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提倡无为而无不为,他鄙视功名利禄,拒绝与统治者合作,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作了较深刻的批判。
《庄子》(亦称《南华经》),现存33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7篇是庄子所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都是他的门人或后学所作。
《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语言铿锵,汪洋恣肆,艺术境界恢宏瑰玮,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鲁迅称“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课文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学习要点
1.理解本文的寓言特色
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2.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的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疑难词句解析
1.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边、岸边; 辩通“辨”,分辨)
2.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面:面朝东;东,名词做状语;面:动词,向东看)
3.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叹,感叹)
4.拘于虚也:(虚:通“墟”,处所,住所)
5.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的意动用法; 轻;轻视,以……为轻,形容词用作动词)
6.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 虚:虚空)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 自多:自夸;多:自负,炫耀)
8.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莫己若:莫若己,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见:被;大方:懂得大道理的人)